
香港空运格局——香港航空运输,巩固香港国际航空枢纽
参考:人民网-港澳频道 时间:2025-07-22
-
前面从共建“轨道上的大湾区”;智慧港口 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陆路和水路这两方面分析香港交通立体格局:下面将从香港航空方面来看香港空运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 乘势而上 巩固香港国际航空枢纽,香港空运格局:
连接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天超过1100班航班往来香港和世界各地,香港国际机场具备得天独厚的航空运输优势,未来将配合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部署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世界级机场群。
谈及建设国际航空枢纽,陈帆认为香港具备两大天然优势,一方面是优越的地理位置,航班从香港出发5个小时可抵达亚洲大部分城市,覆盖全球50%人口;另一方面是政策优势,因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香港已和67个民航伙伴签订民航协议,其中包括5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香港航空网络覆盖面已遍布全球。
“我们正全力推进三跑道系统的建设,并抓紧推进在‘机场城市’建设愿景下,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的多个项目,包括供广东省及澳门的自驾旅客使用的自动化停车场,提供约6000个泊车位,以及连接人工岛和航天城的‘航天走廊’等。”陈帆强调,随着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于2024年全面运作,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运量将从现在每年最多7500万人次,提升到每年1亿人次,每年的机场货运量也将从现在的最多500万吨提升到900万吨。到2035年,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运量甚至能提升至每年1亿2000万人次。
作为航空货运枢纽,香港国际机场将继续推展货流“多式联运”,进一步覆盖和服务大湾区的国际货运需求。香港机场管理局正推展设立上流物流园和空侧海空联运货运码头,让内地出口货物可无缝送达香港国际机场空侧的货运码头,之后直接转运至世界各地。同时,国际货物也可利用相反路线进入内地。陈帆说:“这种崭新的海空货物联运模式,有助于提升大湾区的全球通达性,进一步发挥香港的空运中转枢纽功能。”
展望未来,陈帆表示,香港将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瞄准自身定位,从多方面研究和推行新措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空“多式联运”和高增值物流的发展,构建香港联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立体交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