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香港交通物流双升级:智能通关 + 专属保障助力赛事,大湾区协同赋能
参考:中国体育报,每日经济 时间:2025-11-05
2025 全运会香港赛区赛事筹备就绪,交通端新增 5 大 "刷脸" 智能通关口岸、设 4 大入境专属通道,物流端依托大湾区产业链优势保障赛事物资,结合香港赛马会 5 亿港元支持,构建高效赛事交通物流体系,助力全运会顺利举办与大湾区高水平开放。
一、全运会香港赛区:赛前捷报与赛事规模
赛前金牌突破:香港选手贝俊龙斩获十五运会帆船男子爱尔卡 7 级冠军,这是香港 1997 年征战全运会 28 年来首枚帆船金牌;群众项目羽毛球比赛中,区翘知 / 邝咏雯获 B 组女双金牌,香港队再夺 D 组混合团体金牌,52 人参赛阵容体现项目普及度。
代表团规模:香港派出 600 名运动员参与 28 个竞赛项目,加上群众项目运动员及辅助人员,代表团总人数超 1800 人,将在击剑、游泳、马术等项目冲击好成绩,香港特区政府通过 "赛马会优秀运动员奖励计划" 激励运动员。
二、全运会香港交通:智能通关 + 专属保障双管齐下
跨境智能通关升级:11 月 5 日起,深圳在深圳湾口岸基础上,新增皇岗、罗湖、莲塘、福田、文锦渡 5 个 "刷脸" 智能通关口岸,大幅提升香港与内地跨境出行效率,激活外贸与跨境消费,为全运会参赛人员、观众跨境流动提供便利。
赛事专属交通通道:香港赛区为全运会相关人员设置 4 个指定出入境口岸专属通道,提供入境和清关协助,保障 2100 多名运动员、1000 多名代表团官员及 800 多名技术官员高效入境,支撑赛事人员顺畅流动。
三、全运会香港物流与保障:依托大湾区,强化协同支撑
大湾区产业链赋能物流:香港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完整产业链优势,结合广交会 "流量转贸易动能" 的经验,为全运会赛事物资运输、存储提供稳定物流支撑,确保竞赛器材、保障物资及时到位,夯实赛事运行基础。
香港赛马会全方位支持:香港赛马会作为香港赛区唯一合作伙伴,拨款 5 亿港元支持香港及广东赛区赛事,不仅聚焦义工服务(派出近百名义工,岗前接受 13 小时培训)、社区推广,还覆盖广东赛区马术比赛六大关键技术领域(场地设计、马匹福利等),助力赛事物流与技术保障无缝衔接。
赛事服务保障完善:香港赛区竞赛场馆(启德体育园、香港单车馆等)均达竞赛标准,16000 多名志愿者组成香港历来最大志愿者团队,核心信息系统与网络基础设施搭建完成,从场馆、人力、技术多维度保障赛事物流与运行顺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