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香港 —广州创新集群为何能拿全球创新指数第一?三大指标揭秘
参考:证券时报 时间:2025-09-05
2025 年 9 月 1 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香港发布 2025 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名,“深圳 - 香港 - 广州” 创新集群首次超越日本的 “东京 - 横滨”,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
自 2020 年起,“深圳 - 香港 - 广州” 创新集群已连续五年位列该榜单第二名。此次排名依据的指标有三项,分别是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以及风险资本交易量。
在专利申请量方面,“深圳 - 香港 - 广州” 的 PCT 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 9%,位居全球第二,其中华为公司是排名第一的申请人。在科学论文发表方面,该集群的发表量占全球总量的 2.4%,中山大学为排名第一的科学组织。在风险资本交易量方面,“深圳 - 香港 - 广州” 集群的表现也较为突出,这也是其今年能够超越 “东京 - 横滨” 集群的关键所在。
“深圳 - 香港 - 广州” 创新集群中,三个城市各自发挥优势。香港作为科研中心,拥有全球顶尖的大学,其科研发表是集群相关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则凭借强大的民营经济,贡献了集群中绝大部分的专利,华为等全球专利领军企业均坐落在深圳。广州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在科学论文发表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表现突出。
此次 “深圳 - 香港 - 广州” 创新集群登顶全球,充分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劲活力以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澎湃动能。同时,这也是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成果,标志着中国区域创新已从 “跟跑追赶” 迈入 “领跑引领” 的新阶段。